|
第十一日,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七月九日,星期一。 经过一晚的做功课,了解到了布莱斯峡谷如此与众不同的地貌风光的来源。 布莱斯峡谷作为科罗拉多高原的一部分,与科罗拉多高原一样,在一亿多年前,是海洋的一部分。但布莱斯及其周围在那时是海底水流通道。那时,它瘀积了很厚的沉淀物,而这就是今日峡谷底层看到的灰色砂石的来源。之后,约从六千多万年来,科罗拉多高原龚出地面。那时,布莱斯峡谷周围是河流湖泊。经过约两千万年的沉淀,这块区域积起了约几十米厚的或黄或红或粉红的瘀积层,并最终成了岩石。然后,科罗拉多高原继续龚升,湖泊消失。尤其布莱斯峡谷西北面附近这块拱升更多,形成了科罗拉多高原上的另一高原--Paunsaugunt 高原。布莱斯峡谷就是这新高原的边缘。 然后由于雨雪作用,这Paunsaugunt 高原的边沿不断被侵蚀,风化,冲走泥土及松软的沉淀物,行成沟渠,将那些多彩的岩石暴露出来。从而又形成更多沟渠,横竖交错,相互作用,又将新的岩石暴露出来。这些岩石经这几千万年的自然界的“刀砍斧劈”,就形成了今日这里这独一无二的神奇景观。 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便爬起来,又独自直奔布莱斯峡谷公园。进了园后,就直接开向昨日有意略过但景色最壮丽最集中的区域--布莱斯露天剧场(Bryce Amphitheater) 。首先来到最南端,整个剧场一览无余的布莱斯景点(Bryce Point)。
哇,真无法形容自己所面对的这一幅画卷的壮丽!一条橙黄与粉红相间的弧形彩带从左边开始伸向前方,伸到右边,这就是那著名的粉红色的崖壁Pink Cliffs。而崖壁下,粉色的斜坡整个走向同一点,峡谷。这一切,就行成了扇型的形状。在那斜坡上,则立着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彩色的与昨日所见相同的石林山峰,他们有如正在聚精汇神地听一场波澜壮阔跌荡起伏的恢宏的交响乐,又象是无数的足球迷正在观赏一场惊心动魄的球赛,并且不断欢呼着,排山倒海而来。
把目光集中在前方的那十多排,你忽然发现,那些又象是整装待发的战士正列队等待出发;不,那应是秦始皇兵马俑阵!他们的队列如此整齐,个个昂首挺立,纹丝不动,不禁让人惊异:几千年前,世界的东方在人类的手中创造着世界第八奇迹,而在更古老的年代里,大自然在世界的西方“建”造着相似的阵容。
石林之间,同样有那松林,点缀其间。那条崖壁上,则是绵绵无尽的松林,郁郁葱葱,与峡谷的鲜艳火红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若非亲眼目睹,真难以想象,大自然里,居然能有如此这般的景色。大自然的神奇和造化,真让我五体投地!
我等了一会儿,怎么还不见太阳的金光洒向峡谷,让每一座直立的彩色岩石披上金光。哦,今日多云,不见日出。实在是遗憾之至。 |
随后,我又去游览了“灵感景点(Inspiration Point)”,从近处,但视角窄点的地方看同样的景色。 已很久了,那娘儿俩该早已起床,便急忙赶回旅馆。 将他们带到布莱斯露天剧场区域后,我便决定先到日落景点(Sunset Point),从那里有栈道小径下到峡谷底。所走的栈道是:Navajo Loop Trail。 沿这陡峭的栈道下得峭壁来,首先来到的是“沉默世界(Silent City)”。在崖上看这些岩柱时,并不觉得他们高大,似乎平易近人。可一但下得峡来,则又是另一副面貌,那一根根几十丈高的彩色石柱紧挨着,直插云天。拐进石林,里面甚是幽深。难怪这被命名为沉默世界,沉默且幽静。 拐过沉默世界,前面便是两旁“高楼”耸立的“华尔街(Wall Street)”。不会吧,我难道几年来就在此处上班? 穿过华尔街,抬头一望,什么时候已云开雾散,天空湛蓝,几朵白云飘忽,太阳照在石林的上半部,黄色橙黄色的石柱相依相伴,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旁边还有几棵高大的松树尽展碧绿颜色,与辉煌的石林争辉。一首多么和谐的协奏曲。
转过这片,便到一片相对低矮稀疏的石林和更浓密的松林。这下,你体会得到石林的平易近人。拐过这片,再穿过一片松林,便接到另一条栈道,皇后花园栈道(Queens Garden Trail)上。 首先便到达了皇后花园。顾名思义,这里该是“花团锦簇,鲜花盛开”。果然如此,这里石林的景色更加鲜艳夺目,有的粉红,有的橙黄,石柱或矮或高,相互依偎,就如那满园春色的花园。
过了皇后花园,前面一个外突的坡。正要拐过坡后去,突然,鬼使神差,回头一看,在皇后花园的一群石林上,怎么立着那著名的“四总统山”?此山何时被缩小并搬到此地来了?再定眼一看,真的,四个山峰象人头模样肩并肩头靠头立在一大群齐高耸立的石林之上,正闪着太阳的光芒,十分的醒目,十分的逼真。四人像下,众臣及百姓们正仰望,拥戴着他们。其景,就如舞台上众星捧月,拥在主要角色周围。真是奇迹。
我回来后,查了一些资料,并未看到任何资料上注有此景。 我们这一路从皇后花园小径回到崖壁上后,便来到崖上的另一景点“日出景点(Sunrise Point)”。有趣的很,居然从“日落”走到了“日出”,这么说,该在这石林中整整走了一夜了?也真是,该走了五英里路了吧? 再沿崖边的小路走回到日落景点,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崖下的石林或那“兵马俑”阵。据说,大自然仍在不停地改造着布莱斯峡谷,每过五十年,这崖岩将往里约推进一尺。也许再过几十年再次来此欣赏时,此时自己所站立的立脚之处早已成为那时的粉红色崖壁或斜坡了。 穿梭在石林中,与这些高矮不一,千姿百态的石柱交融在一起,也仔仔细细欣赏他们的生长以及他们的乐园后,还未带母子俩看一下他们的整体景观。所以在这之后,我又再次开车来到了布莱斯景点。 此时,太阳当空,天空时不时有一块云层飘过。所以布莱斯露天剧场的“观众们”一部分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夺目的色彩,就如正在热烈欢呼,而另一部分则又沐浴在云层下,犹如正静静陶醉在那动人的音乐中。而他们之间的角色又在不断交换着。这真是另一幅景象。 如此说来,您若有充裕的时间,就在同一景点待上一天,保正您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感受。 该离去了,虽然着实不愿意。从此处赶往下一个旅程的目的地--大峡谷国家公园有近三百英里的距离,得走五个小时左右。 离开布莱斯后,走上12号往西的路。不久就接上89号仍然是双向开的路。在89号上一路往南飞奔而去。就要离开犹它州了,真有点舍不得。这么多天来,犹它的壮观景色给我们流下了也许不是刻骨铭心但至少是终身难忘的记忆。 黄昏时,跨过了犹它与亚立桑那州的交界处,而进入了亚立桑那,到了边界上的一个城市--Page。这地方有什么呢?它首先有上文谈到的葛兰峡谷大坝(Glen Canyon Dam)。89号路就从大坝上穿过科罗拉多河。我们先在大坝边的游客中心停了下来,从中心里观看大坝。大坝其实十分的高大壮观,是仅次于胡佛大坝的新大陆第二大坝,约两百多米高,仅比胡佛大坝矮五米。它建于1963年,建在河面突然缩小之处。滔滔的河水在此被驯服了,缓缓鱼贯而入,流入坝下的极其陡峭的峡谷里。遗憾的是,时间不允许我们久留,就匆匆离开了游客中心。记得这里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且免费带游客游览大坝。许是由于游客不是太多的缘故吧。这点,与后来去的胡佛大坝行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离开Page后,继续沿着89号往南飞奔。这一路都是平原,不象之前是在高山峻岭中穿行。晚霞万道的时候,开上64号往大峡谷公园去的路,一路挺进。暮色中,经过一番周折,找到了所订的在“崖边”的旅馆--Kachina旅馆。 |